2018-12-21

經濟日報社論/Fed決策有為有守 審慎看明年

2018-12-21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9日決定升息1碼,左手打臉川普,右手打壓美股。但決策立場並非一昧「鷹派」,而是對於未來的升息速度及最終利率目標做出較為審慎的調整,展現出有為有守的穩健態度。

綜合觀察升息1碼的動作、會後聲明內容的調整,以及對利率與經濟預測的更新,FOMC表現的政策立場比9月稍稍偏向「鴿派」,包括將2019年預估經濟成長率由2.5%下修為2.3%,幅度不小,核心通膨率預估由2.1%下修為2.0%,這其實是Fed立場「偏鴿」的依據。

「點陣圖」中將2019年預測的升息幅度由3碼縮小為2碼,顯示明年將不會像今年一樣每季升1碼,隨時都會暫停升息,惟暫停的時間並不明確。還有長期「中性利率」的估計值由9月時的3.0%下修為2.75%,對2021年的利率預測由3.4%下修為3.1%。

會後聲明中新增「企業固定投資成長則從今年稍早時的快速轉為溫和成長」,以及「將繼續監視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動向,並評估其對經濟展望的影響」語句,顯示Fed對經濟前景相對審慎。

Fed溫和調整政策立場,美股卻毫不領情,消息傳出後立即由紅翻黑,標普500指數更一度跌破2,500防線。反差之大,顯然是因為Fed既未暫停升息,對明年的預測升息幅度也高於市場預期;且在會後聲明中,完全未對股市重挫與房市、車市走軟表示關切,也未提到油價大跌使通膨壓力減輕,更未停止縮表行動。這代表市場期待的「鮑爾護盤」,啟動價位顯然比目前還低得多,Fed不會因為股市一跌就暫停升息。由於投資人原本期望過高,結果失望愈大,美股逆轉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Fed目前在決策上面臨多重困境,不得不採取步步為營的態度。首先,經濟基本面與金融市場情勢明顯矛盾。美國經濟仍快速成長,失業率低到僅3.7%,比充分就業的水準更低,工資也出現加速上升信號,而政策利率只有2.25%,因此緊縮當然有理。但從反面觀察,目前核心通膨率仍僅1.8%,低於2%目標,國際油價下跌也壓低整體通膨率,美元升值及股市重挫使金融情勢趨緊,這些最新狀況都不支持Fed原先規劃的緊縮路徑。

其次,中性利率仍然是決策的關鍵指標,但確切水準很難估算。目前Fed對中性利率的寬廣估計區間為2.5-3.5%,範圍已經大到缺乏指標意義的程度。Fed主席鮑爾前不久演說時表示,目前的政策利率「只比中性利率寬廣的估計區間略低」,指的是區間的下緣(即2.5%);這種說法雖非全無根據,但顯然有失輕率,誤使市場過度解讀成升息周期即將結束。鮑爾應該已經從中學到教訓。

再者,Fed內部的鷹鴿兩派仍各執己見。鴿派認為美股重挫,部分經濟數據轉弱,美中貿易戰糾結未解,減稅效應明年將逐漸減退,全球成長也明顯減緩;Fed若放緩升息步調,將能降低政策出錯的機率,既可緩和金融市場動盪,又能降低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還能防止全球經濟進一步走軟。但鷹派認為,長期超寬鬆政策已使股價過高,股市回檔反而健康;如果暫緩升息,將拖延金融調整的步調,使未來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更高。現在不繼續落實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更待何時?

最後,政治壓力也令Fed備感困擾。不僅美國總統川普頻頻砲轟Fed持續升息及縮表,連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居然也對貨幣政策說三道四。白宮對貨幣政策亂下指導棋,反而使Fed更須捍衛本身的決策獨立性,以免信譽受損。結果可能導致鴿派噤聲,鷹派抬頭,使Fed官員在對外溝通上自我設限,也更容易令市場解讀錯誤。

展望明年,Fed除了上述決策困境外,還將面對諸多無法控制的國外變數,包括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中國的減債政策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歐洲多國政局高度動盪等。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既然升高,金融市場起伏也將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