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嚴肅面對動盪下滑的景氣
2019-01-30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貨幣基金(IMF)修正對全球經濟成長的原來預測,將全球今、明兩年的成長率分別調降0.2和0.1個百分點,分別來到3.5%和3.6%,這是在全球景氣連續兩年上揚之後,首次反轉而下;IMF認定加劇負面衝擊的原因,包括美中貿易緊張、英國恐怕會硬脫歐,再加上中國經濟放緩超過預期。
這項景氣預測修正,進一步確認了1月上旬世界銀行發布的警告,當時世銀僅將今明兩年的景氣預測都下修了0.1個分點,程度略低於IMF的修正。顯然,各種不利於成長的現象正在更清楚地展現,促使IMF必須進一步調降其預測值。其中,IMF對美、中兩國的預測維持了原來的估計,今年兩國各為2.5%和6.2%;世銀則沒有這麼樂觀,對兩國今年的預測分別是1.7%和6.2%,對美國不同的預測來自於是否會提高對中國產品課徵高關稅的看法不同。
世銀認為情況會惡化,回頭傷害美國本身的經濟;而IMF則看到最近一些正向的發展,所以看法轉趨樂觀。但說真的,沒有人真有把握最後會如何收場;若像某些專家認為會打個好幾年的話,則表示美國在提出的各項要求未能獲得落實的保證之前,將不會輕易讓步,那麼世銀相對悲觀看法的機會應該是比較高的。
但無論是世銀或國際貨幣基金,對中國經濟的看法非常雷同──6.2%的經濟成長率將是30年來的最差表現,是從去年6.6%直接滑下的慘狀,更別說四年前的2015年,成長率還高達6.9%,2014年更是亮麗的7.3%。IMF更預測了2023年大陸成長率將下探5.6%,屆時將由一個高度成長的經濟體完全蛻變成中高度成長,成長首強的位置將讓給印度和孟加拉這兩個維持7.0%以上成長率的大型開發中經濟,以及新興的緬甸和菲律賓。只不過中國經濟規模還是很大,會和美國不相上下,但想藉由這個巨大載體的成長順勢而上的企業,就必須真要有兩把刷子,永遠無法像過去一樣靠穩定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搭「後發優勢」順勢而起了。
國際貨幣基金去年10月將台灣今年成長率由去年的2.7%調降到2.4%,並將2023年成長進一步調降到1.9%,顯然對政府處理景氣下滑的能力不抱信心。而情況也很可能如此,因為最新的訊息都露出「寒冬來了」,經濟部甫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年減10.5%,跌幅超出了市場預期,景氣燈號亮出顯示低迷的藍燈,預示今年景氣極可能超過大家的預期。
其實,就在不久之前還有媒體樂觀以對,宣稱台灣會在美中貿易戰中獲得「轉單效應」,意味不用太畏懼貿易戰;現在,大概沒有企業敢繼續持有這種樂觀看法,必須戰戰兢兢、全力面對景氣崩跌了。
中國大陸經濟下滑、衝擊台灣成長的效果,會是景氣下滑超過我們預期的重大因素。去年12月初發生的華為孟晚舟事件,以及先進各國陸續禁用華為5G、甚至4G設備,將顯著影響作為華為供應鏈一環的台灣廠商,包括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穩懋、南亞科、旺宏、日月光等大企業對大陸出口都將受到衝擊。
另外,台灣工研院、資策會在院內聯網禁用華為商品,也預示了台灣政府將更靠向美國,進一步管制來自對岸的敏感通訊產品;而這將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承受對岸電信大廠對台灣供應鏈砍單作為抵制的風險。
如果,再加上「年金改革」引發軍公教家庭繼續縮減消費,造成內需持續不振,而政府又無有效措施提振消費的話,可以想像今年景氣面對的不利狀態將異常嚴重。也許只有高雄的「韓流」,因帶動地方投資和信心提振、增加消費而尚可抵擋,其他地區的經濟大概只能用「剉著等」來形容。政府和企業都必須戒慎恐懼,以新模式和新市場來面對景氣「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