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非紅色供應鏈 台商扮關鍵角色
2019-06-13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部公布,今年以來已經有69家台商回台投資案通過審核,累積資金額達新台幣3,690億元,還有40多家企業的投資案排隊待審。投審會預估全年台商回台投資金額會超過5,000億元,並預估今年到位的投資可以達到1,500億元左右。此一情況顯然是受到美中貿易戰雙方相互提高關稅的影響,許多大陸台商開始在兩岸之間調整生產布局,以因應美中貿易戰的衝擊。
若再觀察台灣今年的出口表現,也可以看出台商調整生產的痕跡。從去年7月初美國對大陸360億美元產品課徵25%關稅開始,雙方貿易戰爭正式開打,台商在兩岸的生產與進出口就受到影響。一方面大陸對美國出口減少,大陸台商對美國出口減少,導致向台灣購買的零組件和半成品也減少,今年前四個月,台灣對大陸出口減少了11%。但在同時,由台灣出口、不必負擔25%的關稅,一些台商開始把原本由「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產品,轉回台灣生產,結果是今年前四個月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成長了20%,其中,轉單生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上個月美國總統川普又把大陸對美國出口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由10%調高到25%,而且揚言未來不排除把另外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也調高到25%。至此,可以確定美中貿易戰爭將長期地對抗下去。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的大陸台商選擇離開大陸,改到其他地方設廠生產。
投審會公布已有60多家的台商回台投資,還有40多家台商在排隊,我們覺得台商應該只是剛開始調整和移動生產布局而已,因為在大陸的台商家數約有10萬家,真的要全面調整布局的話,回台投資的台商絕對不只目前看到的這些家數。傳言台商正在仔細地評估是否真的要選擇離開大陸,如果要離開的話,是否要選擇回到台灣或到其他國家去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地應該是東南亞國家。
絕大多數的台商屬於中小企業廠商,行為模式和少數的大廠很不一樣。現在已經準備回台的廠商都是較大規模的廠商,例如投審會通過的60多家廠商,投資規模達到3,690億元,平均每家的投資規模為61億元,屬於有能力在兩岸之間同時維持生產線的中大型廠商,回台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分散風險。對於更大多數的中小台商而言,他們可能還在觀望,並等待一些大廠的行動。因為台灣的生產模式主要是「中心和衛星工廠」,只要等到大廠決定離開大陸,許多衛星工廠就會跟著離開,隨著大廠落腳到同一個投資國家或地區。
當這些「中心衛星工廠」的投資模式轉到台灣或其他國家投資時,可同時移動的廠商會很多,而且會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工人,我們很擔心台灣現在「五缺」問題嚴重,是否有足夠能量去接收這些工廠回到台灣。也就是說,未來如果這些生產鏈要整個移出大陸的話,他們的首選可能不會是台灣,因為我們無法提供足夠的土地和人力。另一方面,聽說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官員到台灣來訪問,詢問是否有可能和台灣合作,想把這些可能從大陸出走的生產鏈,整個移植到他們國家去。我們相信,如果未來大陸台商大量出走,就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建立所謂的「非紅色供應鏈」,取代一部分的「紅色供應鏈」,屆時台商必然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然而,整條供應鏈要從大陸連根拔起,當然不是一件小事,大陸官方是否會坐視不管,或是會提供其他誘因讓台商留下來,還有待觀察。另外更重要的是,目前台商可能還在觀望美中貿易戰爭是否真的會延續下去,一方面要看川普本人的態度,另一方面,美國明年大選川普是否會連任等,都應該是台商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無論如何,美中貿易戰爭引起國際間經濟與貿易的高度不確定,台商和政府都應該審慎因應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