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中國聯歐抗美不成 分流態勢明顯
2019-06-27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對抗愈演愈烈,歐盟與中國大陸關係也出現變化。猶記得過去二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數次與德、法領袖高談共同對抗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頗有中歐聯手抗美的態勢。但事實上,受到美國態度的影響,歐盟對中國的態度出現重大調整,成為美中對抗之後世界格局發展的重要變數。
在上周歐洲聯盟執委會所發布的2018年貿易與投資壁壘報告(TIBR)中,中國首次取代了俄羅斯,成為目前歐商面對貿易及投資障礙最多的國家,共計有37項障礙;俄羅斯緊追在後,有34項障礙。
有趣的是,若與2017年相比,當時貿易及投資障礙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障礙項目為36項,第二名中國僅有25項。亦即是歐盟認定在過去一年中,俄羅斯減少了二項障礙,中國的障礙項目數量卻暴增了50%;再看看受到影響的金額,因為出口量體很大,歐盟估算,受到中國障礙影響的出口產品價值高達257億歐元。
此一結果,與中國大陸期待雙方合作推動經貿自由化的方向有很大的落差,也反映出歐盟恐怕不易將北京當成自由化的真正盟友。在TIBR報告中,歐盟雖然指出將繼續透過對話解決問題,但也強調若協商無效,將堅決尋求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救濟。
WTO確實是中歐雙方的戰場。以引發美國啟動關稅戰的強制技術移轉為例,歐盟在去年6月時,同樣以中國大陸藉由合資及進出口管制以強迫技術移轉的作法為由,向WTO提出控訴,並已成案審理之中。
另一方面,歐盟迄今拒絕在反傾銷調查程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導致中國在2016年向WTO起訴歐盟,卻在今年5月判決即將出爐前主動要求撤案。中方專家說,這是北京考量整體情勢下改變立場的舉動,但國際間則多認為是因為先前已傳出中國可能敗訴,為避免再次被判決內容羞辱、甚至引發他國跟進的連鎖反應,這是中國不得不走的一步。
這些攻防,反映出受到美國影響後歐盟對中國態度的轉變。今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宏即公開表示,歐盟對中國長期抱持的天真想法必須改變,允許中資在歐盟境內取得如港口等基建是一種戰略錯誤。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同樣表示,應更加重視中國「競爭者」的身分。
不僅是德法大國的個別立場變化,這些態度更具體反映在整體歐盟28國對中國政策的轉變。自2003年起,歐盟將其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正式定義為「全面性戰略夥伴」(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關係。然而歐盟執委會在今年3月的歐中互動戰略報告中,改變了過去15年來的基本立場,指出對歐盟而言,中國現在有三個身分:全面性戰略夥伴、科技經濟領域的「戰略競爭者」(Strategic competitor),以及追求不同治理模式的「戰略對抗者」(Strategic rival)。
科技競爭者,意味著歐盟在科技經濟領域,將以確保競爭優勢、防範「偷吃步」來保持公平競爭環境為與中國互動的基礎;戰略對抗者,意味著歐盟在社會、法制、人權、隱私等公共治理議題上,將採取與「中國治理模式」對抗的立場,以爭取歐盟所相信的治理架構獲得支持。
歸納以上歐盟近期的改變,跟美國川普政府的立場與態度在大方向上如出一轍,差異之處只在具體落實的作法上;川普是洋基大兵,歐盟則是相對優雅的歐洲紳士。但不論硬軟,對於中國模式的挑戰卻相當一致。中國聯歐抗美同盟看來很難成形,卻引出歐美聯合陣線,對北京而言,不知是失策還是意料中之事?對台灣及亞太各國而言,世界分流的局面似乎愈來愈清晰,必須提早準備,以為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