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經濟日報社論/面對「中國世紀」的商業策略

2019-07-29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日前發表最新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大陸企業所占數量與美國並駕齊驅─有119家上榜,與美國僅有二家差距。12家中國企業新上或重上榜單,包括創立僅九年、年紀最輕的手機大廠小米集團。若加上台灣的十家,那麼大中華區已有129家上榜,這是1990年首次發布榜單,也應是二次大戰以來,美國首次落後大中華區。

財富雜誌非常重視這個現象,報導以「這是中國的世界」為題,認為世界權力平衡正在深刻地發生傾斜,其意義不限於商業領域,也遠不僅是數字上的意義而已。它關係到國家安全,也是美國要杯葛排名61的華為產品的原因。但兩強相爭,其他國家將經常面臨二者擇一的艱難抉擇。

由於陸港是台灣最大的出口貿易對象,也是地理上最鄰近的巨大經濟體,在美中科技貿易戰下,台灣經濟會在夾縫中兩面受敵、受到嚴重衝擊,還是左右逢源享受漁翁之利,可能要看朝野和企業的智慧。然而,先深入了解這個現象的意涵和啟示,則是做出重大決策前的必要功課。

雖然中國大陸500強企業數量已和美國並駕齊驅,但深入了解會發現其質量還無法和美國企業相比,這反映在獲利能力和市場環境。財富雜誌的文章中提到,中國大陸入榜企業的平均獲利能力35億美元,低於500強的43億美元,而落後美國企業就更多。中國企業平均收益率5.3%,低於美國的7.6%或總平均的6.6%,且集中在能源、銀行、保險、貿易、航空、防務、房地產和建築製造等產業;進入前十名的三家企業分屬石油和電力,都是國營企業。大陸上榜者所屬的產業,多是在政府管制密度較強的特許產業;之所以能變大變強,和政府干預及市場不對外資開放、競爭受限有關。例如,入榜銀行企業總利潤2,000億美元,占中國入榜企業總利潤(包括港企)的一半;非銀行業的中國入榜企業平均獲利只有19.2億美元,顯著低於中企總平均(35億美元)。這其實也是當年馬政府急著簽署「兩岸服貿協議」,想讓金融業儘快進入大陸市場,分享大陸金融巨大商機的原因。

而這也說明,若中國大陸對外資更加開放,入榜的家數和獲利能力極可能都會往下降,這也導致北京對特許行業開放的步調非常緩慢,原因當然是為保障大量利潤不被外資分食;但這也要付出代價,就是競爭力較弱、平均利潤較低。所以,500強中前50強仍以美企為多,末50強則以中企較多。

然而,除了有兩家藥企以外,中國大陸未能擠進榜單的領域,包括和醫療、健康、生活有關的行業。這表示若進入中國這些行業的話,相對較不會遇到政府管制或強大對手的競爭,這其實也是台灣相對還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值得我們參考。但是,這些產業在中國大陸還是有相當的政府管制,不會輕易大幅開放;台灣若想掌握商機,還是要回頭檢視已經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看看該讓它生效或是重啟談判加以修正,來符合台灣更新的需求。當然,中國已經有企業入榜的產業,也不表示就沒有商機,因北京正在逐步鬆綁管制,愈來愈多項目會向外界開放市場。

中國大陸經濟生產總量,以名目值而言是全球第二,2017年約12兆美元對美國20兆美元;但若以調整物價的「購買力」(PPP)衡量,卻早已超越美國(同年約23兆對20兆)。因此,以地緣和文化關係來看,除非台灣願意面對經濟停滯,否則不太可能切割大陸市場。所以,台灣在美中科技貿易戰中,必須保持冷靜、發揮智慧,學習泰國當年在英、法之間的周旋之道,思索如何將動輒得咎的困境轉化為左右逢源的生財之路;無論是政治或商機都該如此,才能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