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做為中國門戶地位正在弱化

2019-10-17 經濟日報社論

反送中事件延燒多月後,9月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惠譽、穆迪接連以「持續不斷的抗議破壞了香港做為貿易和金融中心的吸引力」為由,分別調降香港主權信用評等,將信評展望列為負面,代表對香港後續發展倍感憂心。

眾所周知,早在1997年主權移交中國之前,香港已是西方世界與亞洲貿易的重要轉運站,並帶動金融產業蓬勃發展,使其位居亞洲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在英國建立的完善法治與金融體系,且長期與全球經貿接軌,以及毗鄰中國的地理優勢下,香港成為西方進入中國的門戶,並使香港維持貿易與金融中心地位;1997年後,由於適逢中國積極尋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際,香港一方面被北京當局視為國內企業走向世界的現成捷徑,另一方面被當作未來圖謀統一台灣的樣板,遂承諾了香港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50年不變」。

至於西方社會,則將香港主權移交視為西方價值體系引入中國的火苗,希望藉由資本主義的繁榮,加速中國經濟與制度上的開放步伐。於是,香港巧妙地成為中國與西方的共同希望,搭建起中國與西方貿易與金融,甚至社會價值觀的橋樑,使香港進入一段前所未有的繁榮期。

然而,隨著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上海、深圳、寧波和廣州的貨運吞吐量都超過了香港,這些城市貿易蓬勃也帶來金融產業的加速發展。2009年中國國有企業在上海股市首次公開發行(IPO)以美元計算價值正式超過了香港。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下,北京政府不斷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的經貿連結,並削弱其對西方已開發國家的貿易與金融依賴,使香港做為西方進入中國門戶的重要性也逐漸下滑。再加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北京獨斷專行的形象加劇,令香港獨立的金融與經營地位和中國市場巧妙平衡的互利模式,逐漸出現裂痕。

如今又有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導致中國貿易量(含香港中轉)下滑;反送中事件紛擾不休,引發香港資金逃命潮,均讓香港做為門戶的地位加速降級,也讓各界對香港的未來大感不安。

所幸,即便香港地位逐漸弱化,但北京當局短時間仍難找到一個全面性的替代者。根據國際金融學的「三元悖論」(impossible trinity)原則,匯率穩定、資本自由移動、貨幣政策自主性等政策目標不可能同時達成,只能三者擇其二。中國為了達成人民幣匯率穩定與維持貨幣政策自主性,就得實施資本管制;而香港想保有港幣釘住美元的匯率穩定與金融中心所強調的資本自由移動,便不得不放棄貨幣政策自主性。因此,中國為突破三元悖論的限制,就必須依賴香港來達成既可保有匯率穩定與貨幣政策自主性,並借香港之手,在資本管制下另開一扇門讓資金進出中國。

畢竟,從香港金管局資料可知,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對內和對外直接投資,以及大部分金融投資,都是透過香港進行。像是2003年香港和中國簽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後,便不斷開拓新資金交流管道,以加強互聯互通,包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畫(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畫(RQFII)、基金互認、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等。截至2018年底,外資對中國A股的持股金額約為1,720億美元,其中58%即是經由滬(深)港通管道交易,而債券通運營至今總交易額亦超過2,100億美元,為中國債券市場貢獻10%的外資持倉。

也就是說,滬(深)港通、債券通與QFII、RQFII等機制共同構成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因此,只要中國仍要維持資本管制,香港就多少還保有資金進出中國的重要門戶地位。惟目前看來,這個角色逐漸弱化則是可確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