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經濟日報社論/科技產業的四個新常態

2019-12-27  經濟日報社論

走過產經環境波濤洶湧的2019年,時序進入2020年。觀察高科技產業整體局勢,預測將朝平庸、破碎、多元與跨域發展,企業在隨機應變的同時,為了永續成長,也應掌握未來的可能趨勢,思考中長期的全球布局。

首先是平庸的經濟成長。在總體經濟方面,美中貿易衝突影響全球產業及市場至鉅,也削弱金融市場發展及減緩各項投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經濟學人智庫(EIU)等國際經研機構的評估,2020年全球經濟可望緩步回溫,然而回升幅度有限。尤其對美國與中國大陸經濟的預測,均較前一年下滑。美中貿易與科技衝突持續,談談打打,打打停停,對市場帶來高度的不確定性,使得產業難有明顯的成長動力。

其次是破碎的全球布局。針對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與科技制裁,高科技製造業者需持續分散生產據點,因應未來可能發布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制裁措施。加上多國持續發展智慧製造,以誘因吸引國際業者投資設廠,驅動高科技製造業者在多元國家展開布局,使生產據點更分散與破碎。也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3D列印等創新科技的融合,製造基地設立條件彈性提高,可預期規模經濟生產型態將朝Made-in-Everywhere(MIE)轉變,往更貼近市場、講求變樣變量、具彈性、更高效的智慧製造生產模式與供應體系發展。

再者是多元的技術標準。為了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並建立在非美國主導之市場的領導地位,中國大陸正積極以中長期戰略「中國標準2035」,期望打造質量強國。中國大陸不僅積極主導國際標準制定,如傳統中醫藥、裝備製造、鋼鐵冶金等,也努力推動國際標準融入中國技術,如電子商務及智慧城市。

同時,在智慧製造、高齡經濟、城市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等領域,中國大陸更是著力於促進國際標準互認與合作,並開始在海外進行示範推動,尤其是一帶一路的國家。未來一個世界至少兩套標準與系統應可預見,而由於物聯網垂直應用的特性,有足量內需的國家與區域,如歐盟與日本,對於自建標準也躍躍欲試。

此外即是高速的5G世代。全球已有27個國家、超過50個電信營運商布建網路,5G時代正式起飛。不僅基礎設施需升級,網路架構也需創新,過去兩年出貨陷入停滯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將重回成長軌道。隨著5G零組件規格升級,將帶動半導體、射頻元件、散熱、電路板、被動元件、天線、記憶體產業的成長。

最後是跨域的創新應用。在高速網路的環境下,加以新型態數位科技的快速進展疊代,如人工智慧、虛擬及擴增實境、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邊際運算等在各領域的跨界運用,可望為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及未來教育等下一代創新應用注入新的動力。

面臨這些來勢洶洶的關鍵產業趨勢,就廠商而言雖然也有發展契機,但擺在眼前更多的是挑戰。從應對短期美中貿易及長期科技大戰的中長期市場布局及生產製造基地的規劃,未來多元標準的選擇與技術資源的投入,需要有長期的角度與技術策略規劃。

至於破碎的全球布局則需要更快速、更彈性、更高效、更細緻及更精準的智慧製造生產模式與供應體系,但目前國內工業4.0的進展及數位轉型的速度仍待進一步提升。另外,跨域的創新應用除了跨領域人才不足之外,也需要有更多的環境鬆綁與開放。

面對全新的形勢與結構性的挑戰,政府除了應協助產業解決五缺外,也應該在全球的市場及生產布局、未來可能的多元標準及技術的選擇、智慧製造能力的建構與提升,以及創新應用服務環境的塑造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攜手產業突破嚴峻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