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疫情效應 台商該有的新思維
2020-02-16 經濟日報社論新冠肺炎爆發至今疫情還在持續擴大,對中國、台灣及全球經濟將造成衝擊的嚴重程度已難估計;另一個影響是剛於1月15日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習近平日前才向川普保證會致力落實,但現實上挑戰愈來愈大。
美中協議規定將於簽署後30日,也就是上周五生效,生效後立即就開始進入執行階段。美中協議有一個特別罕見的安排,就是有很多義務,都限令中國大陸必須在生效後若干日內完成。例如中方應於生效後七日內完成美國嬰兒配方奶粉工廠的海關註冊程序、生效後十個工作日內,開放美國檢驗合格的豬肉及豬肉產品、20日內開放美國檢驗合格的水產品、一個月內取消對進口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的牛齡要求,並開放美國檢驗合格的牛肉,中方亦需於生效後30日內提出強化保護智財權的行動方案。在金融領域,中國不遲於今年4月1日,應取消壽險、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允許美國獨資保險、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進入,並在同一天取消對所有保險領域(包括保險仲介)的經營範圍限制、歧視性監管流程和要求,以及過於繁重的許可和經營要求。
從本周開始到4月1日必須履行的義務洋洋灑灑,而且從牛雞豬魚開放到保險證券允許獨資,都需要相關的法令調整、內部協調及建立配套措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未緩,北京各處基本封城的情況下,已經可以想像落實上的嚴峻挑戰。
再者,本次協議另一個特色,就是中國高額的增加進口承諾。按協議規定,中國大陸承諾從今年1月1日起算,未來兩年擴大對美採購商品及服務2,000億美元,包含農產品320億美元、製造品777億美元、能源524億美元及服務37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義務是指以2017年進口值為基礎的額外進口承諾。以包含機械電子、航空器及汽車的製造品為例,2017年中國大陸所進口的相關產品金額約為1,100億美元,而本次中方承諾2020年要增加329億的進口,等同於今年的進口義務高達1,429億美元。農產品更誇張,2017年中國自美進口總金額為240億美元,協議承諾的2020年額外增加金額為125億,等於總進口額高達365億,是2017年的1.5倍!在沒有新冠肺炎的情況下,落實承諾都具有挑戰,何況目前大陸經濟接近停頓,各界都預測中國上半年GDP增長有保4壓力,下半年無論如何強力反彈,恐怕都很難達到增加進口的指標。
看來北京啟動協議第7章的不可抗力條款勢在必行。該條規定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事由導致一方延誤無法及時履行本協議義務時,雙方應進行協商。簡言之,延後執行依法有據,但川普眼中恐怕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回事,因而展延或許可能,然而要多付的利息應是北京接下來要煩心的問題。
更深層的影響在於,這次新冠肺炎大陸用近乎「封國」的方式因應,讓中國暫時在世界供應鏈地圖上熄燈。是否能控制疫情還待觀察,但無可避免會引發其他漣漪:第一,繼貿易戰後,蘋果電腦等美國高科技業恐怕會再次更深刻感受到生產能量過度於集中中國背後的問題,因而加速美中供應鏈分離(de-coupling)的速度,台商亦同;第二,雖然疫情過後理論上應當反彈,但中國經濟面對下行壓力及貿易戰在前,疫情肆虐在後的折騰後,很可能無法出現2003年SARS過後「船過水無痕」般的復原,長期影響變化實在難以研判。
台灣經過貿易戰第一階段洗禮後,台商已逐漸出現美國是「玩真的」的領悟,如今又發生如此大規模的疫情,對兩岸經貿衝擊及長期影響同樣難以研判,但是按「不樂觀」的基調準備,可能是需要具備的務實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