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原油大戰開打 保市?保價?
2020-03-09 經濟日報社論由於油國組織與俄羅斯等夥伴國(OPEC+)6日部長會議協商破局,減產破功,國際油價當天便重挫近10%;周末沙烏地阿拉伯決定從4月起大幅降低對亞、歐、美的官訂售油價格,並將逐步增產,這意味國際油價戰將全面開打,於是油價9日一度重挫逾25%,逼近每桶30美元,之後跌幅才稍縮小。與今年初每桶近70美元的水準相比,跌幅已經過半,完全符合「空頭市場」的標準。油價是否就此江河日下?
探討油價走勢,當然要看供給與需求,而在這一波跌勢中,供、需雙方面顯然都遭遇重大利空。在需求面,由於新冠肺炎擴散,導致供應鏈大斷裂,工廠停止生產,飛機航班取消,民眾不願出門,消費意願低落,使燃料與石化兩大項原油需求都將劇減。
需求看衰,產油國自然想要調整供給,即「減產保價」。依據目前OPEC+的減產協定,每日共減產210萬桶,效期到3月底截止。為因應需求面的不利情勢,於是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中東產油國建議將現行協定延長到今年底,而且在4-6月需求淡季期間每天再減產150萬桶,結果因俄羅斯拒絕而使談判破局;影響所及,不僅OPEC+不會擴大減產,連原有的減產協定也將於3月底終結,所有參與國4月起將自由生產,這一下情況當然嚴重;再加上沙國隨即決定增產、降價,油價暴跌毫不意外。
其實過去一年來國際油價已經明顯呈現易跌難漲的基調。去年4月美國擴大制裁伊朗石油出口,9月沙國石油處理設施遭到攻擊,及今年元月伊朗高級將領遭美軍無人機擊斃,都曾刺激油價衝到每桶70美元上下,但很快就回跌到50-55美元附近。究其原因,至少有三。第一,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尤其是針對氣候變遷,對減少石油等燃料的消費已形成共識,且開始逐步落實;第二,全球景氣偏弱,使石油需求隨經濟成長而自然增加的勢頭減緩;第三,美國頁岩石油產量激增,使美國從第二大原油進口國轉變為自給自足,一旦油價上漲便立即增產。正由於油價面臨結構性與基本面的利空,即便因地緣衝突升高導致油價急漲,但很快又會回跌。
展望油價後市,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還是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由於疫情在短期內便獲得有效控制的可能性不大,需求欲大不易;再加上減產協定即將結束,OPEC+的產量將易增難減,而且春天又一向是需求淡季,因此短期油價壓力沉重。一旦疫情再度擴散,每桶30美元也難以成為最後防線。
然而供需會影響價格,價格也會影響供需。畢竟「油價戰」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沙國揚言增產,打的是「震撼」策略,希望以最快速的行動,對俄羅斯及其他產油國造成最大的痛苦,藉此將各國拉回談判桌,然後再恢復減產。何況減產協定雖然結束,但OPEC+的產量並不會增加到減產之前的水準,因為大部分OPEC+國家目前已經接近全能生產,只有沙國還能每天增產逾100多萬桶,大公國與俄羅斯可以每天增產逾10萬桶,因此供給量並不會太多;而且油價重挫後,美國頁岩石油業者也將自動減產;同時進入夏季後,原油需求量也會出現季節性回升。有了這些支撐因素,油價在中期間並不會江河日下,每桶50美元上下應是均衡價位。
至於長期間,油價走勢仍是易跌難漲,這主要是由基本面、結構性因素所主導,因為石油占全球能源供給的比重已持續下降,油國組織壟斷市場、主導油價的時代已一去不返。產油國減產,地緣衝突升高,只會暫時激勵油價衝高,而無法維持油價居高不下。短暫動盪,長期緩跌的格局已定。無論「減產保價」,還是「增產保市」,種種策略性操作終將徒勞無功。油價下跌,通膨壓力下降,可支配所得提高,這對國內經濟與消費者而言,也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