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經濟日報社論/Fed下猛藥 救急難救窮

2020-03-17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繼3月3日緊急降息2碼,3月12日對金融市場注入鉅額資金後,15日又有驚人之舉,不僅搶在周日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降到0%-0.25%,還擴大購買資產公債及房貸擔保證券(MBS),以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嚴重衝擊。然而美股期指不僅利多不漲,反而被打到跌停,顯示市場反應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Fed此舉究竟是在「防患未然」,還是「收拾善後」?到底是領先情勢(leading the curve),還是落後反應(behind the curve)?

其實近日來要求Fed趕緊將利率降到0的呼籲已經甚囂塵上,因此這回一舉降息4碼,並不令市場太意外,因為Fed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支持基本的市場機能;一旦金融體系承受壓力,Fed就應提供充裕流動性。

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緊絀,至少已經反映在三個層面。第一,當美股重挫之際,美國公債通常會成為資金避險的歸宿,即股市跌時公債漲,然而近日卻出現股、債雙跌的反常現象,顯示投資人為增加手中的頭寸而不得不拋出公債。

第二,銀行業的消息指出,多家超大公司爭相用盡信貸額度,許多企業財務主管本周都打電話要求銀行提供頭寸,搶奪現金唯恐不及,商業票據利率也大幅上升。

第三,金融危機的元凶離不開「債」,這回輪到的是企業債。十多年來的超低利率,使美國許多「僵屍企業」得以苟延殘喘。據摩根士丹利估計,全美約六分之一企業的現金流量,並不足以償還債務的利息,但仍然能夠靠發債取得再融資。現在企業界承受新冠疫情擴散及國際油價大跌的雙重衝擊,終於到了清盤的時候。企業若周轉不靈,會發生破產關門,員工失業。

面對金融緊絀,Fed當然必須大舉放鬆信用,但令人意外的卻是時機。第一,上周美股雖曾大跌,但周五 (13日)已強勁反彈逾9%,Fed似乎不必趕在休息日出手 ;第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7日就要召開決策會議,Fed為何連三天都等不及?「事出反常,必有妖」。經濟學界有句名言,「貨幣政策不是太遲,就是太猛」;而「太猛」,往往是緣自於「太遲」。

目前金融市場當然有理由懷疑Fed了解的實際經濟狀況,可能比已經反映在經濟數據上的情勢嚴峻得多;Fed之前一直強調「一切看數據」,現在可能認為寬鬆行動已經太遲,所以才會突下猛藥。投資人既高度憂慮,又不明實況,自然是先賣再說。

至於此番寬鬆措施的效果如何?其實並不容樂觀。大幅降息是「價化寬鬆」,擴大購債是「量化寬鬆」,儘管Fed「量價並舉」,但這種普遍性的寬鬆措施必須靠暢通的金融傳輸機制(transmission mechanism)方能奏功,銀行業尤其扮演關鍵性的中介角色,而資金最終能否提供給最需要紓困的廠商,仍不確定。

再者,這次金融危機與以往不同,震撼效應並不是從金融市場流向實體經濟,而是恰恰相反。肺炎疫情擴散不僅攪亂供給,又窒息需求,企業經常性營收因而枯竭,並產生連鎖效應,導致業績惡化及償債困難,從而衝擊金融市場。因此Fed放鬆信用只能支持金融業不致崩潰,以免經濟雪上加霜,但要想振衰起敝卻並不現實。

然而「遲來總比不來好」。面對疫情持續擴散,要支持實體經濟不受重創,當然不能全靠央行唱獨角戲,政府也必須擴張財政支出;在財政政策落實之前,只能靠Fed先行出手,以時間換取空間。

我們再次強調,肺炎疫情衝擊的是實體經濟面;寬鬆貨幣政策只能緩解流動性壓力,讓企業界還能夠咬牙苦撐;救急或有成效,救窮卻難為力 。只要疫情不能在短期內明顯緩解,美國今年出現經濟衰退恐怕已在所難免。國內企業界要有度小月的準備,投資人也應抑制搶反彈的衝動。一切看疫情,半點不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