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全球化恐倒退 提前找解方
2020-03-20 經濟日報社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股債市崩盤,經濟影響逐漸浮現。不過目前經濟受衝擊程度與疫情控制時間及措施成正比,性質上屬於終將消退的短期影響,加上台灣經濟基本面尚稱良好,衝擊或許有限。但其可能造成的全球化倒退、經貿整合受阻等潛在長期風險,卻不可輕忽。
美國財政部在上周二低調地宣布針對個人醫療護具、護目鏡、消毒手套等20餘項來自中國大陸的產品,暫時停徵因貿易戰而課徵的7.5%額外關稅。這舉動很明顯的是為因應日漸失控的疫情所需,降低進口障礙及成本。然而這些產品自從去年9月被加徵關稅後,貿易結構就已經開始出現變化,中國製產品漸少對美出口,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馬來西亞、墨西哥及台灣(主要是護目鏡)的產品。
經過近半年調整,流失的中國業者可能早已開發其他市場,就算美國暫停制裁,非但短時間內也不易重返美國,何況關稅只是暫緩至今年底而非停徵,更無重返的意義。另一方面,全球各國對這些醫療器材用具的需求都暴增,即便未實施出口禁令,也使得供需扭曲失衡,美國想要用暫免關稅增加誘因也會面對很高的挑戰。
美國的處境當然是自找的,但是否意味著川普會重新支持全球化、放棄貿易戰,恐怕也不盡然。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大爆發激起的反思,是各國繼能源、糧食安全後,未來如何建立因應這種「公衛安全」的機制。全球化互通有無後,固然利益很高,但也使得全球疫情以及關鍵產品供需失衡發生機率更高。目前各國多用封城、鎖國、禁止出口因應,疫情過後在「公衛安全」領域各國雖然不可能放棄加強合作,恐怕也會有自己國家自己救的思維出現。對於經貿領域,公衛產品自給率、建立可信賴的供應鏈、分散供應鏈風險等思考,其實都可能加速貿易戰促發的選邊分解過程,並不利於全球化。
此外,各國災情差異致使對不同國家採用不同防疫對策,雖屬必要的差別待遇,但一旦逾越必要範圍及必要時間後,就會成為歧視。再加上大國強國相互指控對方才是萬惡源頭,也是不利全球化的變數。
第二個跟台灣更有關聯的影響,來自於民眾對國際公衛甚至食安領域的不信任感所引發的問題。2019年時,兩岸光是直航就有超過900萬人次的往來,若將此點納入考量,這次台灣防疫成績絕對可作為全球典範。然而這樣出色的成績,雖然展現台灣公衛能量及超前部署的成功,卻也可能有副作用。
雖然疫情防治的應變能量及成效,與各國的歷史經驗、風土文化有關,不過本次疫情無疑也暴露出全球公衛安全體系的弱點及問題。不只台灣,許多國家出現針對WHO(世衛組織)專業度及公信力的質疑與挑戰,也對日、韓、美等所謂醫療先進國家的防疫體系明顯失靈感到訝異不解,可能導致國人不但更不信任如WHO等國際組織的判斷,也連帶的使得日、韓、美的先進形象掉漆。
這樣的認知影響難測。例如在經貿領域,或許就可能不利於台灣未來處理日本食品及美豬開放二個關鍵問題。雖然日本食品及美豬都跟新冠肺炎完全無關,但因疫情暴露出國際組織及日、美公衛安全體系的缺失(或是誤解),很容易會蔓延到對食安制度的不信任。
因此若台灣一直沉浸在獨步全球的氛圍時,接受國際食安標準、相信美、日檢驗能量的訴求,可能會更不易說服民眾接受,屆時能否再出現「順時中」效果有極大變數。如此一來當然不利於台灣爭取加入區域整合或台美關係升級的努力。
疫情終將過去。按照超前部署思維,應該開始思索全球化倒退、經貿整合受阻等更深層難解的問題解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