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經濟日報社論/陸企銷美2020大限 影響深遠

2020-08-07  經濟日報社論

兩個月前彭博社報導,美國2019年版國防授權法的889條,將在今年8月13日啟動第二階段的特定中國企業交易限制,美國各大企業董事會與華盛頓政治圈,在6月中就已經瀰漫著一股寧靜的恐慌。到了7月,恐慌蔓延至日本,NHK與日經新聞等媒體,相繼報導889條的影響,並呼籲日企及早做好準備。在美中衝突升高情勢下,889條與其衍生效應將帶來何種衝擊?台灣政府與企業需做好準備。

2019年版國防授權法889條明訂,為防止美國政府機密外洩,對五家中國通訊以及影像監視系統公司:華為、中興、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進行兩階段的嚴格交易限制。第一階段是2019年8月起美國政府禁止採購這五家企業產品;第二階段是2020年8月起使用這五家公司產品的企業,將被禁止與美國政府機構更新或簽訂採購契約。

管制啟動後,全球企業要與美國政府簽訂採購契約前,必須先出示證明書,證明沒有使用華為等五家中國企業的製品。如果證明書有虛偽作假情形,該企業日後將面對美國政府民事與刑事責任的追究。

然而排除清單內皆是全球重量級企業,華為是全球最大通訊設備商,海康威視與大華是全球前兩大監視攝影機生產企業,要將之產品排除在美國政府的供應商之外,美國經濟也必須付出一定代價。美國政府評估若要企業完全遵守2020大限,美國經濟大約要付出800億美金的成本。在此政策施行的第一年,美國政府與企業界,就要分別付出110億與120億美金的額外成本。

從企業角度思考,當然想避免這筆龐大的額外支出,近來包括洛克希德.馬丁、亞馬遜、3M、蘋果、福特汽車等大企業所屬業界團體,不停向川普政權與國會議員遊說,希望能夠延後2020大限的施行日期。專門承接美國政府生意的業界團體─美國專業服務協會與國防工業協會發表公開宣言,希望延後半年施行。在眾多工商團體希望政策延期下,參議院羅恩.詹森議員提出了延後一年的暫時解套法案,因此這項政策是否會如期施行還是未知數。但是近來美國勒令關閉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北京隨後以撤銷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作為報復,美中之間持續惡化的外交關係下,川普政權對中國強硬手段恐怕不會鬆手。

8月大限對於台灣企業而言,初步影響應該不大。因為儘管每年美國聯邦政府的採購金額高達5,000億美元以上,台灣企業直接承攬聯邦政府契約者少。對於台灣企業的衝擊恐怕是此政策施行一年之後,適用範圍可能擴及到契約商的企業集團以及供應商。一旦法律適用範圍擴大到供應鏈,凡是有供貨給美國企業的台商,而該美國企業有與聯邦政府做生意,台商就可能被迫調整,公司內部必須排除華為等五家企業產品。事實上,這次美國大企業要求政府延緩實施的理由之一,就是調查供應鏈需要時間。

儘管889條對台商的立即性衝擊小,但是一旦適用範圍擴大到供應鏈,恐怕會讓台商付出許多額外成本。因此台商的最佳戰略是未雨綢繆,在今後企業內部設備更新時,逐漸汰換掉上述五家中企,以及日後可能列入名單企業的產品,在美中爭霸的國際局勢中,提早布局以謀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