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台幣升值帶來的壓力與契機
2020-12-2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嚴格地說,美國把貿易失衡歸諸於他國操縱匯率且概括性地以三項指標評斷,並不公允。就以今年11月來說,短短一個月內,我國央行外匯存底就增加超過121億美元,增幅達8.3%。如果新台幣匯率隨著國際熱錢移動而巨幅波動,勢必會衝擊企業日常營運,嚴重影響經濟成長。央行依法進行動態穩定調節匯率,無可厚非。
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原因不一而足,但與美元國際支付角色、美國各類產業競爭力,以及政府財政和貨幣政策急速擴張有關。所以,美方只是以要求他國貨幣升值來解決本身貿易失衡問題,顯有以鄰為壑之嫌。更何況縱使新台幣升值至新高,也無法有效平衡台美貿易逆差。畢竟工業生產製造與供應鏈調整都需要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經濟在過程中必然會付出高昂代價。
新台幣這波升值已有十個月,這段期間新冠疫情肆虐,幸好電子業成為新生活型態的受益者,但傳產、機械及化學業遭受負面衝擊。最近新台幣再次大幅升值,可以想見已受傷害產業未來仍會持續低迷。另外,即便是出口獲利的企業,若受新台幣波動衝擊而未能有效規避風險,也將出現帳面與實質兌換損失。因此,新台幣走勢影響到企業的穩定經營,並不利於國家均衡發展。
這次美方質疑新台幣價位而施壓,正是啟發大家在企業、銀行與央行三角關係中重新思考新台幣匯率所需扮演角色的契機。美國未來半年財政與貨幣政策仍會高度寬鬆,美元資金過剩將會繼續壓迫新台幣升值。更長遠地看,全球區域經濟崛起,美元弱化已是長期趨勢。因此,無論央行或企業,都有必要重新審視在匯率操作上是否只看住美元。
企業若要克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的風險,就不宜再堅持由央行獨守新台幣價位而企業只專心降低生產成本的營運模式。廠商可調整產品的美元報價,改以包含美元波動風險,或其他幣別、甚至是由情境決定等不同方式來進行操作。產品競爭力納入財務風險成本考量,才是企業經營的常態。當然這對中小企業極具挑戰性,政府也有必要強化輔導。
銀行也不宜僅是扮演廠商外匯交易的平台,而要提升成為外匯避險顧問的角色,對廠商匯率操作提供必要的避險建議。銀行若能推出不同幣別客製化的避險組合,特別是針對廠商貿易對象國的貨幣,必然可提升金融服務品質。台灣的銀行業過去被批評缺乏國際競爭力,未來國銀應進一步提供匯兌風險管理服務,朝向現代化金融機構發展。
至於央行管理新台幣匯率,建議要以降低企業避險成本做為重點。央行可以規劃開放更多不同幣別的避險管道,滿足廠商在實際貿易上的需要。央行面對國際資金巨額進出,被迫在外匯市場增加調節力道與頻率,卻無法以托賓稅遏阻熱錢對台灣實體經濟的傷害。所以,央行需要另闢蹊徑紓解廠商的匯兌風險,開放銀行多元幣別的避險交易則是值得推動的方向。
眾所周知,投資者的智慧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同樣地,台灣的外匯交易也不宜再以美元做為唯一的焦點貨幣。美國使用貿易法監控他國匯率政策已行之多年,未來我國仍會面對這樣無情的政治施壓。要降低央行在外匯市場上防守新台幣匯率的壓力,就只能採取疏導之策。我們應以正向態度面對挑戰,透過廠商、銀行及央行共同的努力,或許就是開創台灣金融國際化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