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提升產業韌性 當務之急
2021-01-06 經濟日報社論MSCI明晟於本月11日公布最新半年度調整,台股於三大指數全數被調降,乍看之下調幅不大,估計流出的資金約台幣223億,只占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重約0.12%。然而,其中「MSCI全球新興指數」已經連續七次被調降,且未來仍有再被調降的可能,此一現象值得主管單位密切關注,並規劃有效的因應之道,以避免台灣資本市場逐漸被邊緣化。
所謂韌性意指企業回應災害事件及從災害中回復的能力,這包括事件發生前的預判,事件發生中的回應與調適,以及事件發生後的回復與成長。首先,在事件發生前的預判方面,企業是否在平常即有對未來環境做前瞻掃描與評估的行動,是否針對未來可能對企業產生重大衝擊的外在可能因素,例如政治法規(如美中貿易及科技大戰)、科技(如破壞性的各種數位技術)、經濟(如金融海嘯)、社會環境等變因進行相關的評估,尤其是組織所面臨的各種可能風險,如產業供應鏈、市場、競爭及客戶的變化,並預擬因應舉措。
由於國內大多是中小企業,資源相當有限,這方面的前瞻思維相當薄弱,大多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平常並沒有積極對未來可能的變化預作準備,因此當意外一來,常常措手不及而很快就停業或倒閉。去年疫情發生不久,一些知名的餐廳就宣布關門,實在是令人相當惋惜。
而根據WEF 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內還可能發生的風險包括極端天氣、天然災害、喪失生物多樣性、資料詐騙或竊取、網路攻擊、水資源危機、全球治理失敗及資產泡沫化等風險,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有需要評估其對國內產業可能的危害程度而未雨綢繆。
其次,在事件發生中的回應與調適方面,首要之務在於保障全體員工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以此次疫情為例,如何做好相關防範及健康管理措施,以保護所有員工的健康,有賴於公司平常的演練及疫情時期嚴格的管制。觀察目前台灣企業的防疫狀況,雖然有些組織以很嚴肅的態度在進行防範與管制,但也看到很多單位在國內疫情緩和下已放鬆戒心而形式以對,若萬一形成防疫缺口,後果將不堪設想。
除了人員的安全外,如何讓組織營運不中斷,包括業務、生產、供應鏈的掌握,以及如何在公司沒業務之下還能繼續存活,考驗組織的應變能力。尤其是現金流,有日本經營之聖之稱的京瓷公司創辦人稻盛和夫即指出,企業經營必須以手頭的現金為基礎,努力提升自有資本比率,保證自己的現金流量。
該公司可以在二至三年沒有營業額的情況下仍能存活,因為有足夠的儲備。而除了平常的準備之外,隨時掌握政府的紓困與振興措施也是必要的行動。
最後是事件發生後的回復與成長。此次疫情影響既深且遠,不管是國際政治、經濟產業、消費及民眾的生活方式都將展現出與過去不同的面貌,雖然帶來許多挑戰,但也有許多的商機亟待發掘。
例如過去多數活動以面對面的交流進行,非常仰賴人在實體及空間移動,但未來需要透過數位工具進行交流互動,或透過機器人進行無人服務,型塑新的低接觸消費體驗;又如過去在就醫、教育、工作方面的互動交流,未來防疫意識增強將帶動線上生活和在家工作的增加,在零接觸趨勢下,診療、工作、教育和娛樂將移轉至線上,運用創新科技提升零接觸互動。亦即未來需要更智慧、更彈性、更健康及更永續的產品、服務及基礎建設,如何提前部署以掌握未來商機,現在即需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