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經濟日報社論/海運供需失衡 及早應變

2021-06-29 經濟日報社論
「長賜輪」卡船事件、中國大陸鹽田港「塞港」、海運業者缺櫃等問題引發全球航運大亂。(路透)
「長賜輪」卡船事件、中國大陸鹽田港「塞港」、海運業者缺櫃等問題引發全球航運大亂。(路透)
 

繼今年3月蘇伊士運河大規模堵塞後,近來全球海運業再度發生物流停滯危機。深圳鹽田港是中國名列前茅的重點貨櫃港,但受廣東新冠疫情復燃影響,鹽田港從5月底開始陷入塞港夢魘,等待入港時間從半天拖長到半個月,港外船舶大排長龍。這場危機何時能解決、會對全球海運帶來何種影響?都值得我們關注。

短期而言,鹽田港的停滯不會拖延太久。中國官方已表明6月底鹽田港的運作應可大幅改善。但是鹽田港塞港的連鎖效應,恐怕會延續數個月以上。3月蘇伊士運河封鎖解決之後,排隊在運河內外的貨輪一口氣湧向歐洲各大港口,變成歐洲大塞港。據估計,蘇伊士運河的堵塞,總共影響33萬個TEU(20呎櫃)的流量;鹽田港5月底以來的塞港,影響的總流量已經超過蘇伊士運河事件。可預見的是,等鹽田港運作恢復正常後,消化鹽田港積累物流的貨櫃船一齊衝向歐美各港,塞港惡夢恐怕會轉移到歐美主要港口。屆時,這將導致全球現已緊繃的海運整體運力,再下降數個月。

全球海運供給能力下降的同時,未來半年將會面對需求暴衝的困境。過了6月,隨著美歐地區至少打過一劑疫苗的人口比重達到五成以上,各國紛紛放寬防疫措施,街頭再現購物人潮。

不只歐美的報復性消費潮將繼續擴張,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正展開全國大規模疫苗接種,預計數個月後的接種人口比率將可追上歐美,屆時日本也將有一波內需復甦,需要更多的海運載量來支撐。

展望未來半年,全球海運的供需之間恐會嚴重失衡,各國企業紛紛提前部署,進行必要的生產調整。韓國最大輪胎廠的韓泰輪胎,6月10日宣布旗下大田與錦山的兩座工廠停產三天,停產原因就是因為無法取得足夠的出口用船艙。韓泰輪胎營收的75%依靠出口,但苦於無法確保足夠貨輪艙位,甚至用上運費更高的西伯利亞鐵路運輸,依舊無法確保足夠的運輸能量,倉庫已滿,只好調整生產。

韓泰輪胎是全球排名前十大的輪胎廠,以其財力都還無法確保足夠貨輪艙位而須調整生產。在下半年海運供需更加惡化之時,亞洲地區的製造業,恐怕會常態性地發生缺艙、缺貨櫃所致的生產調整。

美國零售商為了確保物流管道,也出現空前之舉。居家修繕連鎖賣場家得寶(Home Depot)是美國第三大貨櫃進口商,利用其規模經濟優勢,簽下一艘專屬貨櫃輪,從7月起開始運行。此外,家得寶將增加使用航空貨運,並提早下單訂貨,以避免海上航運的延遲。儘管這些措施會增加營運成本,但家得寶上個月才宣布了31%的營收季增,顯然在後疫情的消費潮下,破天荒地租下自家貨櫃船仍是一筆划算的生意。

一般歐美零售商顯然不太可能擁有專屬貨輪,因此比較可行方式包括提早訂貨,甚至是分散供應商生產地,避開擁擠的亞洲航線。BBC就報導,英國的零售商往年都是在夏末才開始囤貨耶誕節商品,面對今年難料的海運供給情況,部分零售商已提早從6月開始下單耶誕節商品。

對台灣廠商而言,從去年第4季起,就持續與運價狂飆、加價搶櫃等問題周旋至今。下半年在鹽田港塞港連鎖效應、歐美疫後消費潮等因素下,海運供需將更加失調,台商必須做好準備,並與下游採購商及早協議,如何共同面對運費可能再漲及缺櫃惡夢再起的困境。分散亞洲地區生產據點、調控產能、分流部分商品走空運、提早數月下單等彈性方式並用,冀望度過下半年的海運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