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

經濟日報社論/打造韌性供應鏈 產業新趨勢

2020年起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物流受阻,加上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或軍事衝突等有形、無形的貿易壁壘出現,政府及產業被迫回頭檢討相關商品的取得策略,打造「韌性供應鏈」於是乎成為生存課題。(路透)
2020年起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物流受阻,加上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或軍事衝突等有形、無形的貿易壁壘出現,政府及產業被迫回頭檢討相關商品的取得策略,打造「韌性供應鏈」於是乎成為生存課題。(路透)

經濟學上有個古老的理論「比較利益」,大意是一個國家因土地、勞力、資本等資源受限,若因生產某項商品的機會成本較其他國家低,則應用力生產該商品並出口,再透過貿易方式,向另一個國家進口生產機會成本較高的商品。如此一來,不僅雙方能互蒙其惠,整個世界經濟的總產量也得以提升。

不過,比較利益理論成立的前提在於國際自由貿易的順暢運作。然而,2020年起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物流受阻,加上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或軍事衝突等有形、無形的貿易壁壘出現,政府及產業被迫回頭檢討相關商品的取得策略,打造「韌性供應鏈」於是乎成為生存課題,也顛覆了傳統經濟理論。各國紛紛採取多元供應來源及分散生產基地因應。

相對於自由貿易下所追求總體利益最大化,強化供應鏈韌性必定是有代價的。然而即使如此,企業必須假設最糟的情形可能發生,而不能夠置之不理,特別是在現今國際政經環境紛擾下,阻礙自由貿易的機率是愈來愈高。

以此次俄烏戰事為例,為制裁俄羅斯,美國已對其施行《商業管制清單》的許可證要求,針對包括微電子、電信、傳感器、導航設備、航空電子設備、航海設備和飛機零件等項目進行出口管制。此外針對俄羅斯也建立新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含有美國技術與軟體的生產設備所生產之產品進行出口管制,顯然自由貿易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環境,各國都應做好最萬全的因應方案,以減緩風險發生的衝擊,但也因此可能改變未來產業競合格局,需未雨綢繆。

首先,在多元供應來源方面,倘若供應商管理成本、或是供應品項戰略地位很高,透過投資入股或直接併購等手段,將供應商直接納為體系內的一員,是企業常見的布局思維。然而,因為前述「反全球化」的呼聲、在各國保護主義盛行之下,短期間恐將使這類併購活動放緩,而回歸到從研發合作或簽訂長約等策略聯盟方式進行。

其次,在分散生產基地方面,企業更應密切關注國際政經情勢,以及掌握各國推出的政策優惠。特別是在美中科技衝突下,各國被迫選邊站,為確保關鍵物資的不虞匱乏,許多國家採取在本土複製整套供應鏈的方式來降低風險,提供巨大誘因吸引企業進駐建立生產據點。

例如,美國參議院於3月底通過「美國競爭法」,規劃投入520億美元補貼晶片製造業在美生產;歐盟執委會於2月提出歐洲晶片法案,預計投入超過430億歐元,以打造歐洲自主的半導體產業鏈,期望2030年晶片產能市占率達20%。日本則推出「半導體產業緊急強化方案」,初期投入6,170億日圓補貼先進半導體製造商於日本設廠,未來將著重與其他國家合作研發次世代半導體技術。

然而,補貼優惠雖是企業重要考量,卻非唯一考量,當地人才的取得、周邊產業聚落的支持都很重要。近年來在各國政府高舉ESG大旗下,企業不能只著重利潤最大化,在節能減碳與當地市場社會責任等都需要有相關配套,決策將更顯複雜。

最後,無論採取上述兩者哪種方式,各據點均須在當地建立庫存,其中成品或半成品在運送途中也算是庫存,導致存貨成本的增加。因此,企業更須透過於上、下游導入雲端服務與資料分析,建立即時、串聯、安全的供應鏈資訊平台,提升需求預測精準度,方能改善庫存問題。由於資訊共享有賴於彼此信任,供應商與客戶之間將從單純的商業關係,轉化為夥伴關係,初期相互認識與理解的門檻雖因此墊高,但拉幫結派之後的合作將因此而更為長久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