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聯合國與瑞士政府聯合發布《Who Cares Wins》,倡議資本市場應將環境保護、社會關懷與公司治理(ESG)納入選擇投資標的的標準。ESG將先前的「企業社會責任」(CSR) 主張簡化成三項目標,而隨著氣候變遷成為顯學,ESG與減碳議題連結,成為各國接受的標準。全球以ESG為選股標準的基金,在2019年首次達到1兆美元,在2021年即達到3兆。台灣至今年3月底,境內外ESG基金共109檔,規模近新台幣4,000億元,受益人數150萬人,較去年增加76%。然而,投資人與政府應了解,在此熱潮背後,ESG投資的理想目標與現實的距離。
首先,能被納入ESG基金的公司,應該符合哪些條件?美國除了MSCI發布的ESG評比外,另外還有TVL與KLD兩家公司的評比。台灣證交所自2014年起要求上市櫃公司繳交社會責任CSR報告,並自2015年評鑑各公司的公司治理。然而,目前並無法規規定以ESG為名的基金應如何選股。去年美國證管會針對ESG基金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開罰高盛資產管理公司400萬美元,並對市場提出警告與監管原則,顯現確實有基金公司純粹將ESG當成行銷亮點,抱著「反正投資人也不會仔細看」的摸魚心態。
其次,投資人是否應期待ESG基金的報酬高於其他基金?這要看衡量的時間是短期還是長期。鼓吹ESG投資的理由之一,是讓ESG做得差的公司,籌資成本提高;然而這也代表,願意投資這些公司的投資者能得到比較高的報酬。在股票市場,公司股價與公司籌資成本並無直接關聯,ESG基金集中投資的公司,短期股價提高,投資人的報酬率反而降低。在債券市場,銀行或投資人給予好的ESG公司較低利率,同樣也是提高投資於壞ESG公司的報酬率。所以,短期來看,ESG投資的報酬率較低,但長期而言,零碳排已是趨勢,現在就準備好的公司,未來面臨負面衝擊的機率應低於現在還沒行動的公司,因此,投資這些好公司等於是提早布局,長期的報酬會比較高;至於長期是多久,就沒人知道了。
再者,ESG投資潮是否能將公司導向減碳?ESG雖然是三件工作,但市場比較強調「E」,也就是減碳。減碳需要投資或改變生產方式,經濟學的邊際報酬遞減法則,在此仍然適用。碳排已經很低的公司,即使籌資成本降到零,這些公司能再減碳的量還是有限。碳排很高的「棕色」公司,是否要投資於減碳,利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利率低,它們為了未來的市場而減碳的動機較強。利率高,不僅降低投資於減碳的誘因,還會讓棕色公司趁現在排碳成本低的時候增加排碳。美國比較老而沒效率的油田,這幾年的開採量反而提高,多少反應了這個心態。
最後,我們別忽略了,即使檢討全球化的聲浪不小,但全球化生產仍是現在的生產方式。重視ESG也提高了電動車的市場占有率,然而,電動車的電池卻是由中國壟斷。美國可以讓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卻很難在美國建汽車電池廠。檢視汽車電池從原料到成本的流程,我們可以說,任何一個重視ESG的民主國家,都不可能用跟中國同樣的成本生產汽車電池。非洲擁有電池原料的國家,其政府作風並不符合民主國家標準;冶礦是高汙染高耗能工業,「鄰避」使民主國家不可能有新的冶礦場,也不符合減碳趨勢;組裝需要熟練而便宜的勞工,「便宜」顯然也不會合乎「社會責任」。如果電池不符合ESG,那開電動車是否還能成為減碳的加分因素呢?
ESG將複雜的問題簡化成分數或評比,固然能加速推廣其理想,但沒有好而實際的政策,可能只會淪為讓人買心安的標的。投資人投資ESG基金前,仍應做好該做的功課;而政府也應讓ESG能與公司實際的運作結合,才不會偏離理想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