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金融戰為何不靈光了

歐洲央行(ECB)6日降息1碼,但未暗示接下來將更進一步降息。歐新社
歐洲央行(ECB)6日降息1碼,但未暗示接下來將更進一步降息。歐新社

歐洲央行在6月6日宣布降息,將各種指標利率下調1碼,這是該央行自2019年9月以來首次降息。歐洲央行在聲明中指出,基於對通膨前景的評估,現在「溫和調整」貨幣政策是適當的。言之固然成理,但真正原因是歐洲經濟在高利率下已承受不住了。歐洲先美國降息,也預示了美國這一輪的金融戰已遭到重大挫折,打不下去了。

 

美國這一輪金融戰是配合俄烏戰爭的開打而布局的,針對的是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美國3月升息,迄目前為止已連升11輪,除針對美國自身的通膨外,也打算薅所有國家的羊毛,割所有國家的韭菜,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歐洲。

 

美國慫恿烏克蘭加入北約,刺激俄羅斯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引爆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資金外逃,美國適時升息,大量歐資果然流往美國,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也有部分資金流向了中國,為了阻止歐資外逃,歐洲不得不維持一個較高的利率。

 

除了歐洲,美國發動這次金融戰的主要目標還有中國、日本,及其他國家,金融戰的模式套路基本不變,且屢屢得手,從未敗過。首先,作為第一步的是鋪墊,就是印鈔。美國持續大量印鈔,眾所周知,海量的流動性流向各國,導致了各國資產價格猛升,形成泡沫,卻是一派繁榮景象。泡沫或因過大而自動破,或在美國製造事件操作下破,或在美國提高利率資金外逃下破,隨之各種資產價格暴跌,此時美資大量湧入抄底,以極廉價格購入大量實質資產,完成一次薅羊毛或割韭菜。

 

但這一次,除了極少數國家如埃及與阿根廷外,美國幾乎沒割到什麼韭菜,總帳一算,美國其實還付出了不少代價,準確地說,美國這一次的金融戰遭到了挫敗,其中最大的關鍵,又與中國有關。

 

首先,美國這種資本主義金融戰的操作,對一個像中國進行資本管制的國家而言,起不了任何作用。資本管制猶如金鐘罩護體,刀槍不入。美國想方設法,或唱衰中國,或調降評級,或採取各種如制裁等不光明的手段,效果均相當有限。

 

除中國之外,在美國持續調高利率時,的確不少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資金外逃,一時間償付不了外債的窘境,但這次不同於1997年東亞金融風暴下南韓、印尼的處境,中國有非常多的美元流動性,救急這些國家,借美元給它們,渡過難關,唯附一條件,即來日需以人民幣償還。很明顯,這將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50年前,美國唆使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綁定美元;如今,換個方式,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大國,完全也有條件要求各國用人民幣來購買中國貨品,從而使各國產生對人民幣的需求,現在這種出借美元需以人民幣償還的方式,無異對人民幣國際化推波助瀾。

 

了解了這兩個背景,也就明白了美國金融戰這次為何不靈光的緣故了,說到底,都與中國有關。

 

中國可以實行資本管制,有違市場經濟,不利資本自由進出移動,也有違改革開放精神,但現實是,美國作為一個資本主義霸權,時機一到,就要對各國薅羊毛、割韭菜,中國採取資本管制,就是要避免被美國掠奪。這個問題的重點,其實不在於中國為何要資本管制,而是在於中國為何能資本管制。

 

資本管制最大的缺點或顧慮是會讓國際資本裹足,不敢輕易進入中國。但中國由於市場大,大到難以抗拒;潛力厚,厚到難以抗拒;前景佳,佳到難以抗拒,所以雖然有資本管制,但外資仍蜂擁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