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

搶搭CPTPP列車 台灣快做好準備

2017-11-14  經濟日報 本報訊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10日缺席TPP11國領袖峰會(前方空位),一度讓TPP面臨生存...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10日缺席TPP11國領袖峰會(前方空位),一度讓TPP面臨生存危機,後來取得妥協,TPP也更名。 美聯社
 

在APEC領袖會議期間,TPP的11國宣布就原先協定核心問題達成共識,雖然距離正式完成談判,還需一段時間;但是在美國退出TPP不到一年時間,能夠有此進展已屬不易。未來TPP將依新架構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頗有浴火重生,再現生機之意味。

沒有美國的CPTPP雖然失去了不少光環,但是其影響力仍不容忽視。CPTPP範圍略有縮小,但仍然維持原來深度,還是屬於高標準,而且未來可保有調整修訂的彈性。特別在沒有美國的主導之下,未來的CPTPP會更貼近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思維,所以會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對台灣的影響也會有增無減。

事實上TPP的發展可說是峰迴路轉。在美國退出之後,TPP陷入了混沌不明的情況,當時其他成員希望中國大陸可以扛起TPP的大旗,取代美國的地位,另外也廣邀其他國家加入,以降低美國退出的衝擊。但是TPP是為美國量身訂做的協定,內容包山包海共有30章,絕非中國大陸所能夠承受;其他國家對於概括承受TPP協定全部內容,也是猶豫不決。

所以在中國明確表達不會加入TPP之後,成員又有重新建構的想法,若是將TPP打掉重建,等於是由零開始,重啟談判必定曠日廢時,面對其他區域經貿協定的快速興起,也絕非良好的選擇。

幾經折衝之後,TPP的11國終於想出了凍結部分項目,選擇其他項目先行開放的方式,並且還給美國留了一個後門,若美國未來回心轉意,考慮加入CPTPP,這些凍結的項目又會重新生效。此種具有彈性的做法,使得TPP找回新的談判動能,得以延續下去。

根據初步的資訊顯示,各國自由化的範圍縮小了一些,另外美國當初所關注的服務業開放項目、環保以及勞工條款,也被列入凍結的項目。但是原先關稅減讓的部分大多繼續維持,主要工業產品的降稅維持不變,只有少數的農產品開放有所限縮,對於台灣影響還是存在。特別是11成員國約占台灣出口的20%,未來關稅調降對台灣所產生的排擠效果仍不容輕忽。

CPTPP的形成也顯示,全球區域整合不但沒有因美國退出TPP而變慢,反而更加快速,而且也會刺激其他FTA,例如RCEP的進度,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競賽仍在繼續加溫。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台灣未來別無選擇,就是下定自由化決心,勇敢的投入區域經濟整合,政府除了表達樂觀其成,將積極爭取申請第二波加入的聲明外,也應有更積極的作為。相較於各國開放的決心,台灣內部對自由化充滿雜音,也缺乏宏觀的戰略思維。

兩岸關係更是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最大的罩門,各國在考慮與台灣建構自由貿易協定,必然會顧慮到中國大陸的反應,這是國際現實,台灣不喜歡但必須面對。但以目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情形,未來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程度勢必有增無減,台灣如果繼續迴避這個問題,有可能落到只能樂觀其成,但自身卻一事無成的困境。

另外台灣也應準備因應美國要求雙邊經貿諮商的壓力,川普總統此次造訪亞太五國,除了區域安全外,推動公平貿易是另外一個主要的訴求,雖然並沒有達成重大協議,但川普宣揚了美國推動公平貿易的決心並沒有改變。台灣也在美國的要求改善名單之中,未來如何應付棘手的雙邊經貿問題,也是台灣的另一個挑戰。

全球經濟已經復甦,台灣的出口也已經開始成長,我們當然希望創造一個有利全球出口開放的環境,絕對不希望大型FTA的崛起、美國雙邊保護主義的興起,侵蝕到台灣的出口能量,影響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