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最低工資告別22K是喜?是憂?
2018-08-20 經濟日報社論勞動部本月16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明年1月1日起調高勞工基本工資,月薪從新台幣2萬2,000元調升至2萬3,100元,調幅5%;時薪則由140元調升至150元,調幅7.14%。正在國外出訪的蔡英文總統隨即在臉書貼文表示,「經濟好轉的果實,讓我們可以調高基本薪資,讓年輕人的生活可以好一些」;「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雖然政府把最低工資告別22K當成一項重要政績,但對於大多數勞工及企業而言,基本工資調漲並不保證能夠加薪,反而可能影響勞工實質權益,甚至可能推升物價,造成實質薪資下降。這一筆帳究竟要如何計算,值得進一步探討。
訂定基本工資的原始目的,是為保障勞工及其家庭的最低生活水準,和解決低薪問題並無直接關聯。據估計,提高基本工資受影響的勞工人數大約226萬人,其中領時薪的弱勢族群約46萬人可以受惠,也是較無爭議的部分,而其他領月薪的180萬勞工,扣除約44萬適用勞基法的產業外勞後,共計136萬人是本國勞工,其中近100萬是派往海外工作、以基本工資來投保勞健保的本勞,再扣除企業為省勞健保費、薪資以高報低的人數,真正受惠於月薪提高的本勞估計大約只有20多萬人,這就是最低工資告別22K的統計真相,和解決低薪問題的目標可說風馬牛不相及,這也難怪勞團及部分政黨訴求制定「最低工資法」,將最低薪資訂為每月新台幣3萬元。
在基本工資調高後,雇主薪資成本及勞健保估計一年要增加200多億元,是不小的負擔,如果經濟景氣不能持續向上,企業的可能因應方案,就是減少僱用或緊縮員工加薪及福利;目前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逾300萬勞工月薪不到3萬元,這些低薪勞工很可能就是調升基本工資的最大受害者。企業的另一種可能因應方案,就是將增加的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從而也可能讓扣除物價的勞工實質薪資減少,抵消政府試圖為勞工加薪的努力。在產業方面,基本工資調升對大量僱用產業外勞的出口產業影響最大,這些產業勢必從引進機器人、AI技術等來因應基本工資的持續調升,從而也可能減少本勞的僱用。
外國經驗也可以做為我們的參考。如南韓文在寅政府上任來即大幅提高最低工資,今年基本時薪調高16%,明年起將再調高10%,政府宣稱目的是為解決低薪問題,同時希望創造就業,並提高低收入族群的收入。但諷刺的是,今年以來南韓受基本工資調漲影響最大的便利商店及小吃店關門裁員數量大增,新增就業人數大幅減少,整體失業率及15-29歲的青年失業率皆創下2000年來的新高紀錄。雖然官方迄今仍不承認失業率是受到調高基本工資的影響,但所有研究機構皆將箭頭指向文在寅的勞工政策。
過去國內對基本工資調整皆採取較保守做法,如馬政府執政八年,共有五年調漲基本工資,但僅2012總統大選年漲幅逾5%,其餘介於1.2-3.8%,八年基本工資累計調升2,728元,調幅15.7%。相較下,蔡政府上任兩年多來,包括明年在內,已連續三年調漲基本工資,累計調升3,092元,調幅15.4%;很明顯蔡政府是將基本工資調整當作強迫企業加薪的手段,這樣的政策能否奏效?或將步南韓後塵,造成失業率上升?甚至還刺激物價上漲?還需要時間加以驗證。
我們並不反對合理、逐步調升基本工資,但對於試圖以調升基本工資來改善低薪的做法,則持高度保留態度,因為台灣經濟成長迄今仍高度依賴出口,尤其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高,對大規模依賴「台中美三角貿易」的台灣企業極為不利,在敏感時刻顯著調漲基本工資,無疑是增添變數,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