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經濟日報社論/新興國釀金融危機 別誤入危邦

2018-09-26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國際金融市場最值得擔憂的事件,就是新興市場金融危機再現。這些危機來得既不意外也不突然,第一波「爆發期」重創土耳其及阿根廷,第二波「傳染期」正逐步向整個新興市場延燒。城門失火,不免殃及池魚,但絕不至於演變成玉石俱焚。不同的新興經濟體,仍有「亂邦」、「危邦」與「安邦」之分,災難與機會唯人自取。

金融,簡單地說就是「借錢給人」及「向人借錢」兩種經濟行為的結合。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變成「還不起,欠得起」,就會出現「危機」;若是「還不起,也欠不起」,則是「崩潰」。換言之,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只有一個「債」字。

一國之債,有「內債」,源自於民眾消費或置產過當,或出現金融投機及信用泡沫,或資金錯置到缺乏經濟效益的發展計畫,或政府財政赤字龐大;同時還有「外債」,源於經常帳持續逆差,以及為因應內債或發展經濟而向外國舉債。一旦無法再挖東牆、補西牆,金融危機於焉發生。

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20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後續的歐債危機,乃至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歷次的拉美、俄羅斯金融風暴,都是導因「欠債難還」。新興市場因產業結構窄小,高度依賴原料出口,加上外匯存底不足、政治體制脆弱、政府經濟治理能力不佳等弱點,發生金融危機的機率相對偏高。

過去十年來新興市場的負債總額從21兆美元增加到63兆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已由145%提高至210%,且非金融性企業及家庭的負債躍增。負債增加如此之多,已具備金融危機的基本條件。

負債為何會如此快速累積?因為新興市場要發展經濟,自然需要借錢;誰又願意借錢給新興市場?來源是金融海嘯後,美、日、歐等國央行相繼採取量化寬鬆(QE)政策,希望能刺激消費及投資,但金融傳輸機制堵塞,新增的貨幣供給量難以送到實體經濟部門,加上新興市場高投資報酬率的吸引,於是外資大量湧入新興市場。從2009年來,平均每年流入的總額約1兆美元,包括貸款、債市及股市;這類熱錢的特點是來去匆匆,且對金主國央行貨幣政策的變化尤其敏感。

新興市場第一次出事,是2013年美國聯準會(Fed)引發的「退場風暴」,結果靠Fed繼續進場才告平息;再來是2015年中國股匯崩跌及Fed開始升息,幸虧歐、日央行繼續實施QE,以及Fed停止升息一年,危機才告緩解。但2016年底起Fed每季升息1碼,2017年10月起又藉縮減資產負債表實施「量化緊縮(QT)」,量變逐漸引發質變,且歐、日央行最快從明年起將陸續跟進。新興市場過慣了「錢來伸手」的日子,現在金主不但停止送錢,還要收傘,因此今年的新興金融危機乃是「必然通過偶然而發生」。

那些因素是「偶然」?美國減稅政策激勵經濟加速成長,美國總統川普開打貿易戰,都促使美元升值;中國實施減債政策,使經濟成長減緩,原料需求減少;國際油價上漲,仰賴石油進口的新興經濟體經常帳收支惡化,通膨及利率升高,金融資產下跌;加上多國剛結束或即將選舉,導致政局及政策多變。

其實,新興市場只是個大屋頂,不同國家的危機程度相差頗大。今年最先爆發危機的是土耳其與阿根廷,都擁有龐大的財政及經常帳「雙赤字」,風險級別屬於「亂邦不居」的最高水準,現在只能出;南非、印尼、馬來西亞、印度及拉美國家屬於「危邦不入」等級,目前不能進。至於台灣、南韓及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只是受到這場流感的傳染,體質依然強健,屬於「安邦宜居」,持盈保泰者可以退,危機入市者也能進,關鍵在於判斷精不精、眼光準不準、口袋深不深,以及耐性夠不夠而已。